在非美元国家运用现代货币理论需要因地制宜

2024/4/4 16:26:14   字体:

   谢富胜、汪靓玲撰文《探究现代货币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能》指出,现代货币理论(MMT)对政府支出工具的论述和提出的就业保障计划既为增发货币提供了理论基础,又指明了去向。然而,MMT通过增发货币实现经济增长的理论依赖于发行货币直接实现价值增殖的机制和渠道。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美国在全球生产网络、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使得美国拥有通过发行货币直接获取价值增殖的条件。问题在于,这种情况以其他国家和地区实际的价值增殖活动或者已有的价值为支撑条件。大多数非美元国家无法复刻这一路径,发行货币要能畅通投资与消费,促进短周期生产与长周期生产的调节,促进价值增殖。MMT提倡的就业保障计划虽然以国内资源为基础,但实现稳就业与稳增长的条件是在向公共部门转移资源时,不会对私营部门的生产形成挤压与替代,而且要能够促进私营部门的生产。这一计划与实践联系密切,不可脱离于一国的失业成因与形式,直接扩大政府支出,创造公共就业岗位。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约束条件,选择可行的政策路径。就中国实际来说:首先,货币直达的畅通作用有限。其次,就业保障计划可能有负向作用。最后,政府支出的可选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优化生产空间布局。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