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使用虚构手法不影响见证文学的真实性

2022/4/2 18:27:06   字体:

   陶东风撰文《论见证文学的真实性》指出,传统见证观认为,见证文学必须坚持纪实原则,拒绝虚构。但在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这样的见证文学观正在遭到质疑,从而导致对见证文学之真实性的重新理解。首先,真实与虚构、亲历记忆与非亲历记忆的相互缠绕、混合,是西方自传书写中后现代转向的一个关键表征,并且具有心理学上的依据。一个作家可以栩栩如生地描写听说过或从其他材料中获知的、确实曾经发生但又非他亲历的事情。尽管这种记忆不是亲历的、“自然的”、“本真的”,而是通过一个人接触的关于过去的图像和叙事生成的,但依然真切、具体、生动并和自己的亲历记忆难分彼此。其次,历史具有多重面向,特别是对群体性重大事件(如战争、革命、群众运动等),历史教科书常常只能提供一种非个人化的总体面貌,难以呈现多面细节及其对每个人的独特影响,而见证文学见证的是一个个的个体在极权主义极端环境下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性。这意味着见证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人物内心,其真实性诉求不能排斥个人化的主观心理真实。最后,文学见证作为词语的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叙述技巧使材料生成为作品,必须具备相当成熟的写作技巧。

摘自《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 〔责任编辑:刘 毅〕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