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应坚持以民生为特质


2024-09-30    字体:

   熊金武撰文《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以民生为特质》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应该坚持以民生为特质。首先,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特质。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以民生为特质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民生理论、民生治理、民生制度、民生发展史、民生思想史等内容。其次,民生特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观念,以民生为特质的经济思想是从古到今贯通一致、不断发展变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说。这种经济学说不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而且强调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充分体现了对人民福祉的高度重视。建构以民生为特质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符合时代精神,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典型。最后,民生特质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民生为指向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事业中,改善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经济发展受到外力冲击放缓的时候,稳定民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底线。 


 摘自《求索》2024年第4期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本刊各学科邮箱: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

© 2025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