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必备特质

2021/7/10 18:08:19   字体:

  常延廷撰文《从〈道德资本论〉的国际传播看中国学术“走出去”》指出,《道德资本论》的国际传播开了中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国际传播的先河,作为中国经济伦理学学术思想的世界表达,其对于中国学术“走出去”给予了诸多有益启示:1.中国学术“走出去”应阐述以独创为旗帜的中国话语,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如此,才能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学界的话语权,满足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探求。2.中国学术“走出去”应为解决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提供思路或举措。总结好中国实践,愈加有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相应对策。践行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中国学术“走出去”才能行稳致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3.中国学术“走出去”应具有融通中外的学术品质。即所传播的学术内容不仅为中国本土所透彻地领悟,亦能为国际上本学科的专家学者所认同与接受,为“走进去”、传得开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4.中国学术“走出去”,学者必须拥有深厚的学术素养。作为日积月累的追求与存储,这是获取与海外学术研究成果竞相媲美的学术本源,也是与海外学者交流对话的资本平台。5.中国学术“走出去”应坚持“求同存异”。“求同”,并非是为了“走出去”而“削足适履”地适应别人,而是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让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存异”,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对于海外受众而言,存异之“异”,恰恰是其可学之长,可鉴之镜。 

 摘自《求是学刊》2021年第2期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