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诗论赋予了新诗理论更高的学术品味

2021/1/21 11:31:31   字体:

   文学武撰文《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经过京派批评家同仁的摸索和充分讨论之后,中国新诗理论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极大推动了三四十年代新诗创作的繁荣。40年代的中国批评家虽然也继续在新诗理论上有不少思考,如艾青的《诗论》、李广田《诗的艺术》、朱自清《新诗杂话》等专著以及胡风、何其芳、阿垅、袁可嘉、唐湜等人的文章,但是由于受制于战争、政治等时代因素的影响,这些探讨大多围绕新诗创作的实际而发。经验、感悟的成分较多,而纯粹学理、思辨的讨论没有充分展开,批评的视野也不如京派批评家,尤其是少了几分精英、高蹈的批评气质,总体上未能超越京派批评家的成就。综上可见,新诗历史的幸运就在于:在新诗面临诸多挑战的关键时期,京派批评家没有缺席,他们的新诗批评理论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新诗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学院派批评的专业和精深,赋予新诗理论更强的学术品位,成为20世纪诗歌理论不可或缺的遗产。  

摘自《学术月刊》2020年第12期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