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版年份查看杂志:

历史地理视野下的泗州城市水患及其原因探析

《学术界》杂志(月刊)(ISSN:1002-1698 CN:34-1004/C) 期数:2020年第5期 栏目:学术史谭   字体:
本篇全文:PDF格式 1.03MB
本文作者:陈业新
责任编辑:陶婷婷
关键词:灾害地理;等级序列;水灾;泗州城;明清时期

作者简介:陈业新,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地理、环境史、灾害史。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BZS164)、重大项目(18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泗州起始于北周,唐时迁治汴河入淮口,与临淮同城而治;宋初临淮移治,泗城成为地跨汴河两岸的城市,并因漕运之兴而繁盛一时。然泗城自迁治汴口起,即有水患之忧。唐至清康熙年间,泗城存世950余年,共有30年次发生了水患。但就序列分布来看,前期水灾次数很少,唐至明正统初的700余年间,泗城水患“百年一遇”;乃后,泗城水患显著增多,特别是明万历以降时期。同时,其水患发生又有相对较为集中的特征,万历二十年前后和康熙十八、十九年间严重水患的连年发生,最终导致泗城沉于水下。泗城水患,主要是因淮水泛溢而致。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淮河中下游地区降水充沛但变幅大,区域河湖众多,泗城所在的汴口一带地势低洼等,是泗城发生水患的客观自然因素;而明清黄河治理策略及其实施所致的洪泽湖水位增高,则是其间泗城水患次数增多、破坏程度加大的社会原因。在自然、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泗城最终于康熙年间永沉洪泽湖底。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0.05.017

PDF软件下载:①福昕PDF阅读器V9.2.1.37538专业版(71.5MB)   ②福昕PDF编辑器V10.0.230.36254(92.8MB)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